1. 结构加固工艺 混凝土结构加固 碳纤维布加固:采用环氧树脂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,提升抗弯、抗剪强度(适用于梁、柱开裂修复,抗拉强度≥3400MPa)。 外包钢加固:通过角钢、钢板与混凝土构件焊接或粘结,形成组合结构(适用于承载力不足的梁柱,钢材强度等级≥Q355)。 注浆加固:向混凝土裂缝(宽度≥0.2mm)注入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浆液,修复裂缝并恢复整体性(注浆压力 0.3-0.5MPa)。 砌体结构加固 钢筋网砂浆面层:在砖墙两侧铺设钢筋网后抹高强砂浆(厚度≥30mm),提高抗震性能。 碳纤维网格加固:替代传统钢筋网,耐腐蚀性更强(适用于潮湿环境,网格间距≤150mm)。 2. 防水防潮工艺 屋面防水修缮 热熔法改性沥青卷材:采用 SBS 改性沥青卷材(厚度≥4mm),热熔粘贴形成连续防水层,适用于平屋面(耐热度≥110℃)。 喷涂聚脲防水:现场喷涂成型(固化时间≤30 秒),无接缝,适用于异形屋面(拉伸强度≥15MPa)。 地下防水修缮 注浆止水:向地下工程渗漏点注入油性聚氨酯(膨胀倍率≥200%),快速封堵涌水。 HDPE 自粘胶膜防水:采用预铺反粘工艺,与结构主体同步固化(粘结强度≥1.0N/mm)。 3. 装饰修复工艺 古建筑木构修复 墩接工艺:对腐朽木柱根部切除后,用新木料榫卯连接(墩接长度≥柱径 1.5 倍),辅以铁箍加固。 地仗彩画修复:清除老化地仗层后,按 “一麻五灰” 传统工艺逐层施工,颜料采用矿物颜料还原历史色彩。 墙面翻新工艺 基层处理:铲除空鼓抹灰层,用界面剂(粘结强度≥0.5MPa)处理后,批刮耐水腻子(厚度≤2mm / 遍)。 功能性涂料:使用弹性外墙涂料(断裂伸长率≥300%),预防基层开裂导致的涂层失效。
复制成功
×